五險一金對于上班族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一個名詞了,每一個月都會接觸到五險一金的繳納和扣除,他是保障我們員工利益的一項基本社會制度,也是單位必須為我們提供的福利,那么我們經常聽說的五險一金具體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不繳納或者斷交對于我們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嗎?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
什么是五險一金?所謂“五險”,一般是指用人單位為有勞動關系的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2020年前,全國共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五大險種。從2020年起,生育保險將納入醫療保險范圍。因此,2020年1月1日以后,將被稱為“四險”。
所謂“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由單位和職工分別承擔一半,由職工全部享受的住房保障福利基金。
斷繳社保公積金對員工有什么影響?1.因社保斷交而造成退休時養老保險不足15年,參保人就無法及時享受養老金待遇;《社會保險法》第16條規定,參保人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退休后可終身領取養老金待遇,無時間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參保人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年限不足15年,就無法正常享受養老金福利。
退休時不足15年的參保人,想要領到養老金,可以申請延期繳費,就會比正常退休多繳社保費、晚領養老金;或者轉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社保一次性補繳夠15年,比起城鎮職工社保少領養老金。
2.因社保斷交而造成醫療保險中段,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無法報銷,且退休時醫療保險不夠指定年限,退休后無法享受終生醫療報銷福利;
3.因社保斷交而造成的社會福利無法正常享受;
最后總結:社會基本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是我們國家規定的,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的福利,它也是國家賦予職工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在正常工作期間必須強制繳納。社保和公積金中斷對員工來說,損失太大無法彌補。因此,在正常工作期間,一定要注意自己社保公積金的繳納,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社保公積金的連續性,一旦公司造成繳費中斷,及時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