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要想真正買到一份全面的保險,并不是件容易事。因為大多人根本不了解保險,對保險概念更是一無所知,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不確定的因素的干擾,進而導致買保險被騙的情況的發生,例如下面這場案例。
01案例詳情
這是前不久發生的一次保險糾紛案例。具體是這樣的,56歲的煙臺市民老王考慮到年邁疾病多發的問題,于2009年3月在當地一家保險公司買了一份返還型重疾險,一年7000元,保障10年。業務員在推薦產品的時候,也說明了“只要在10年內不出險,就可以全額返還保費”,但老王對保險并不了解,只是聽朋友說保險出事可以賠錢,于是在業務員解說一通之后,當天就把合同簽訂了下來。
結果就在今年3月份,由于老王在保障期限內一直未出險,所以保險公司也進行了打款,但讓老王沒有想到的是,他只收到了5萬元的返款。按照業務員當年的說法,應該返款7萬才對,這還有2萬去哪了?
事后老人聯系到了某媒體的記者,在記者的協助下,這才發現原來老王在簽訂保險合同的時候,還順帶簽訂了一份協議,老王表示,自己在簽訂這份協議的時候,業務員告訴我有了它可以更加順利通過理賠。但實際上,記者發現這份協議內容,基本上都是對理賠不利的條款。
在一切情況得到澄清之后,保險公司向老王表示歉意,并向其支付了剩余的2萬元。
02案例分析
其實這場糾紛案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保險業務員自身的專業素質缺乏,和消費者對保險陷阱的防范意識不夠強。類似上述這種保險被坑案例,其實每年都有發生,但即便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最后也還是沒有多少人會加以重視,所以這一點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03我們在買保險的時候,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陷阱?
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3點建議。
(1)謹慎購買親戚朋友介紹的保險
為什么我不建議大家買他們的保險呢?因為大家并不知道,其實作為業務員,他們只有用各種手段將保險賣出去,才能完成業績,不被淘汰,而親戚和朋友,一般都是他們完成業績的第一對象,所以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謹慎購買親戚朋友介紹的保險。
(2)適合別人的好產品,不一定適合自己。
很多人總是一味的認為別人眼里的好產品,就一定是好產品。其實不然,在我看來,一份真正的好產品,它應該是能夠滿足自身需求,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所謂的網紅好產品。
(3)買保險一定要以合同為準,不能一味相信業務員的話
在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清合同,不要輕易相信業務員的話,哪怕是業務員的承諾,因為業務員即使承諾再多,只要合同上沒有,那都是空話。
寫在最后,如果大家還不清楚如何買保險,如何才能選對保險,一定要在買保險之前先打個預防針,做個基礎了解,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后期出現理賠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