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在網上突然刷到這樣一條新聞,“一位36歲的攝影師潘飛飛,因患病前一年錯過了保險,結果第二年就患了惡性腫瘤,在經歷4年抗癌折磨后,便離世了……”。作為一名感性的小編,看到這里不免有些傷心,畢竟生離死別這到坎,沒有誰能輕易挺過去。
01案例詳情
36歲攝影師潘飛飛,大學沒畢業就中途退學,踏入社會之后就開始專心學習攝影技術,應公司業務要求,他每個月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出差,雖然獲得了不少獎項,但他的身體卻日漸憔悴。成婚之后,夫妻倆在上海買了一套房,首付50萬,剩余的70萬只能分期付款,迫于經濟壓力的影響,妻子擔心他太過操勞,想給他買一份保險,以防不時之需,但卻遭到他的委婉拒絕,并表示沒有必要花這些錢。
可就在夫妻倆買房之后的第二年,潘飛飛在外地拍攝期間,突然昏厥倒地,好在被同事及時發現,送往醫療治療后才發現,自己已經患上了血癌,還是癌癥中期,能不能治好這種病,都是一個未知數。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家人就不愿放棄,為了治療,父母拿出了自己留存多年的20萬積蓄,用來給兒子做抗癌治療,在醫院化療,幾乎一天下來,所有的醫藥費至少要上5000,高額的治療費,很快就花了父母給出的20萬積蓄。
但抗癌治療不能輕易中斷,于是妻子經過商討決定,賣掉現有的房子,通過賣房所得到的60萬現款,妻子第一時間用在了丈夫的抗癌治療上。但遺憾的是,在經歷了4年的抗癌治療后,丈夫潘飛飛最終還是沒能戰勝病魔,徹底倒在了病床上,原本幸福快樂的一家人,剛看到了一點生活的希望,就被這樣突如起來的一場大病,改變了本該有的一切。
02案例分析
潘飛飛的遭遇雖讓人憐憫,但就現實而言,其實像這種“突發癌癥導致整個家庭從富有到貧窮,再到支離破碎”的情況非常常見,據數據統計,中國人均患癌人數,幾乎1000人中就有3-5人患癌。
癌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花了錢病還沒好,最終導致整個家庭沉浸下悲痛和負債壓力當中。在以前,我們可能無法對抗這種自然現象,但現在不同,如果人們能夠早早做好預防未來風險的準備,配置好相應的保險,或許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雖說死者不能復生,但至少不會讓家人往后都生活在負債的日子里。
03保險的好處是什么?
(1)避免家庭因病返貧。保險雖然不能使參保者一夜暴富,但是他能幫助人們在疾病到來時,解決因資金不足而帶來的困擾,避免家庭因病返貧。
(2)減輕子女的負擔。現在給自己買保險,將來一旦生病,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子女的負擔。
(3)進行風險轉移,保障家庭生活安定,無論以后是否會遭遇意外、疾病或者死亡,有一份保險,至少能夠減少家庭的重大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