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經濟條件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可以在解決日常生活的基礎上,有一些閑錢來進行理財。同時,對于每個家庭來說,理財方式也多種多樣,包括儲蓄、保險、股票、債券、期貨、基金、房地產等。理財保險作為一種家庭資產配置方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于國人普遍缺乏保險意識,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之比)和人均保單件數遠低于其他國家,但是投資意識很強,因此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國人這種心理,推出了理財類保險的產品。
中國保監會主席曾表示,“如果我們不銷售金融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就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果我們只銷售金融保險產品,這個行業的基石就會被動地動搖?!?。其核心含義是,除了保險的核心功能外,理財的作用也需要發揮,保險公司只強調保險產品的業務,很難生存。
而現實的情況是,國內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多為兩全保險和年金保險)占據了90%多的壽險市場份額。由此可見,理財型保險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保險公司盈利的任務。
理財保險值得買嗎?哪些人適合買?小編認為,金融保險應被視為金融產品而不是保險。如果需要風險防護,購買傳統防護產品更為合適。對于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連結保險產品,并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購買時間、金額和支付方式。如股票處于低位,將有較大概率拉升,可擇時購入股票型產品。對于投資能力有限,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對保本有剛需又有強烈愿望將較大儲蓄資金用于投資的消費者,可選擇購買分紅型保險。而更注重保障功能的投保人可選擇分紅型或杠桿更高更直接的消費型傳統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