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沈陽市生育保險報銷標準和流程,以及如何報銷生育保險,請參見以下介紹。對于政策,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給予被保險人補貼。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民主召開村民會議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福利組織和個人對被保險人的繳費給予補貼。
計劃生育統計對象、范圍和數據
(一)統計對象:
15—49周歲的育齡婦女,包括離婚、喪偶、絕經、不育對象。
(二)統計范圍:
1.農嫁農的在男方戶口所在地統計和管理;
2.農嫁非、非嫁農、非嫁非的在女戶戶口所在地統計和管理;
3.委托現居住地管理的由現居住地統計和管理。
(三)統計資料:
村(居)設立“一卡一單”。“一卡”即《已婚育齡婦女卡》,“一單”即《統計報告單》。
計劃生育統計的七個指標是什么
(一)出生人數
在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的有生命現象的嬰兒總數。所謂有生命現象的嬰兒是指胎兒離開母體后,至少有過在一瞬間的呼吸、心跳、隨意肌抽動和臍帶搏動四種生命現象之一的胎兒。
對剛出生即刻死亡的嬰兒,即要做出生統計,又要做死亡統計。
(二)死亡人數
死亡人數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由于各種原因而失去生命的人數之和。
死亡人數統計的關鍵是統計準確,不遺漏死亡人數。統計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死亡人口容易被漏統:出生不久死亡的嬰兒,生前居住在邊遠山區、交通不便地區的死亡人口,農村中死亡絕戶或無近親的死亡人口;流動在外的死亡人口;由于某些原因,親屬不愿讓外人知道的死亡人口。在進行死亡統計時,要注意了解有無以上幾種死亡人口,這對提高死亡統計的準確性有重要作用。
(三)女性初婚人數
女性初婚人數是指女性第一次經法定登記結婚和事實結婚(以出生小孩為準)的人數,不包括復婚和再婚人數。
(四)計劃生育率
計劃生育率是指在一定地區(通常為一年)內,符合計劃生育條件的出生人口數與同期出生人口總數的比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即按當地計劃生育要求出生的嬰兒數在100人以內。